別名:大艾,五月艾,效作陳艾,用及艾炭,食用炒艾炭。禁忌
出處:《名醫(yī)別錄》。艾葉
來源:為菊科植物艾的效作干燥或新鮮葉。我國中部各省均產。用及
性味與歸經:甘、食用辛,禁忌溫。艾葉歸肝、效作脾、用及腎經。食用
藥性特點:艾葉辛散苦燥,禁忌芳香性溫。入三陰經而溫煦氣血,溫通經脈,散寒燥濕,止痛止血。本品為婦科要藥,治腹中冷痛,經寒不調,宮冷不孕等。若炒炭,則性澀而兼收斂,尤善溫經止血,用于虛寒性出血。若治血熱妄行之出血,須與清熱涼血藥配伍。外用熏洗,則可燥濕殺蟲止癢。
功效與作用:溫經止血,散寒止痛。
傳統應用:
(1)崩漏下血,配阿膠、地黃等。
(2)血熱妄行之衄血、咯血,鮮艾葉配鮮側柏葉、鮮荷葉等同用。
(3)下焦虛寒,腹中冷痛、月經不調、經行腹痛等,常配當歸、木香、香附。
(4)濕疹瘙癢、疥癬,用艾葉煎湯熏洗。
(5)痹證疼痛,艾條燒灸患部,或循經選穴灸治。
現代應用:
(1)慢性支氣管炎,用艾葉揮發(fā)油的有效成分α-萜品烯醇,制成氣霧劑。吸入,每次20分鐘。
(2)功能性子宮出血,配阿膠、地黃、川芎、當歸;若兼氣虛不攝者,配黨參、黃芪、白術等。
(3)胃潰瘍吐血,配生地、生側柏葉、生荷葉等。
(4)產后出血,先兆流產,出血不止,血色暗淡者,可用膠艾湯;若兼氣虛不攝者,配黨參、黃芪、白術。
此外,艾葉還用于治療過敏性皮炎,過敏性鼻炎,藥物過敏,麻風,手指骨髓炎,口腔霉菌感染,放療及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,嬰幼兒腹瀉,細菌性痢疾,褥瘡,虛寒性腹痛,痛經,外感風寒發(fā)熱,皮膚濕疹,蕁麻疹,癬疥,婦女陰癢,疣贅,白帶證,間日瘧,尋常疣。還用于燒傷創(chuàng)面消毒。
用法與用量:煎服,3~10g。外用適量。溫經止血多炒炭,涼血止血多生用。
化學成分與藥理:艾葉含揮發(fā)油(艾葉油),油中含桉葉素、樟腦、龍腦、芳樟醇、蒿醇、β-石竹烯、萜品烯醇、側柏酮、α-側柏醇等;尚含鞣質、氯化鉀、微量維生素B、維牛素C及維生素A類物質。
艾葉炭的不同制劑對小白鼠、家兔均有縮短出血、凝血時間的作用。艾葉煎劑對兔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。艾葉油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。艾葉油灌胃有抗炎、抗過敏作用。艾葉油對傷寒桿菌、副傷寒桿菌、流感病毒等多種致病菌、病毒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。艾葉油灌胃、皮下或腹腔注射能直接作用于支氣管,刺激其分泌,達到祛痰的目的。艾葉油、桉葉素和萜品烯醇均有止咳作用,其中艾葉油作用較強。本品可舒張支氣管平滑肌,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,緩解支氣管痙攣。艾葉油對離體蟾蜍心和兔心均有抑制作用。艾葉能興奮血管收縮中樞和運動中樞。使血壓升高,改善低血壓。口服艾葉后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,增強食欲。艾葉油對皮膚粘膜有輕微的刺激作用,引起發(fā)熱、潮紅。